#高利息存款產品“下架”之後,該如何尋覓高收益產品?
其實一些高利息的存款產品,下架之後,這僅僅是從明麵上的下架。在暗地裏還經過各種渠道和各種方法,存在於一些中小銀行和民營銀行內部,不過對於存款客戶來說,那真的需要自己的一雙慧眼,在每一步都需要特別當心。由於很有或許這些存款,有或許就變成了一些不法分子設置的托付貸款或許其他產品了。
存款利率確實是在下行通道中,在兩年前咱們能看到5%的年化利率,現已是不太或許了。那麽現在依照央行的基準利率牌價來分析,存款產品最高也隻要年化利率2.65%。可是我國從2015年現已實行了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的商場化,各銀行可以依照央行的基準利率表進行內部的一些起浮,這樣就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各家銀行的特征存款利率。
跟著這幾年銀保監會和央行的整治辦理,那種揭露宣揚的高息存款產品現已沒有了。可是對於中小銀行和一些互聯網銀行來說,如果不采納高息方法,他們的新增存款從哪裏來呢?銀行的網點比其他要少,銀行的品牌效應也比較差,那麽吸收存款的僅有有用競賽的手法,也隻要拉高存款利率了。
所以這些銀行吸收存款的方法現已從明麵上轉到了底下,全體來論,他們現在基本上是經過以下幾種方法來吸收存款的,那麽對於存款客戶來說,也可以進行學習:
經過這些銀行的APP、微信大眾號,進行所謂的活動營銷。變相的給予存款客戶一些附加的存款收益。例如直接給予加息卷,或許營銷返利等等進行。有些銀行還會銜接協作一些購物商城,存款客戶在存款之後,可以獲得商城平等積分在商城中換購產品。
2.經過一些存款中介,他們會經過微信群、QQ群或許是帖子的方法找尋客戶。由這些中介將所謂的提成或許鼓勵發放給客戶,銀行依然依照原有的利率吸收存款。銀行再經過所謂商場協作費用的方法將錢給予這些中介。
3.銀行經過有限的網點搞活動,經過線下商場營銷處的方法進行吸收存款。例如現在到了年末,又是各家銀行搞所謂的來年開門紅營銷存款活動嘛。銀行會設定一些規範,假設存款到達必定限額,會送米送麵送油和送各種的獎品,其實便是變相的進步存款利率。
這三種手法現在歸納再運用,可以有用的下降率拉升到3.5%以上,在一些銀行內藏的APP中,經過積分券加息券,有或許還能到達年化利率4%以上。可是這需要從往客戶每一步都很當心,錢必定要打入銀行的賬內,並且要將存款進程取證留存,當然要記住在這些中小銀行存款算計,不要超越50萬。
在線下,客戶也可以多去周邊的中小銀行網點,時不時打問打問一下,他們常常就會搞相似拉存款活動,可以有用將利率提高上去。當然線下存款也相同需要留好依據,不行粗心粗心。
延伸閱覽:
存款保險條例“護身”的互聯網銀行存款產品,因收益高,存取款靈敏等特性,遭到年青族群熱捧,可是應其過於火爆及潛在風險,正在迎來強監管變局。一度出售火爆的互聯網存款產品在短時間內紛繁下架。特別是針對新用戶,已很難經過互聯網渠道買到銀行存款產品。
而在關上第三方渠道這扇大門的一起,順子依照原先產品對應銀行按圖索驥發現,其實不少網紅產品都可以直接在對應銀行app購買,下麵把自己發現的幾款可以直接購買靈敏存取產品(存款周期30天以內)銀行app做一個簡略的盤點,年化收益從2.9%到4.2%不等;
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-12-21发表在极致时空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ue8rg.w9nru.com/1ntqv1/438.html
有话要说...